close

內容來自hexun新聞

油氣管道擬開放缺乏細則被指 一廂情願

日前,國傢能源局正就《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征求行業各方意見,根據《意見稿》,今後將加強開放監管,油氣管道向第三方市場主體放開。與此同時,國研中心提交的“383改革方案”也建議放寬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市場準入,加速相關資源的勘探開發。《意見稿》與“383改革方案”的出臺,如同3年前的“新36條”、8年前“非公經濟36條”發佈之前一樣,坊間開始熱議民間資本將面臨一輪怎樣的發展機遇。民營公司將分享千億蛋糕根據《意見稿》內容,未來油氣管網設施運營企業在油氣管網設施有剩餘能力的情況下,油氣管網運營企業應該按照一定排序,無歧視地對第三方開放管道設施。應與第三方市場主體平等協商開放相關事宜,提供輸送、儲存服務。對於有爭議的開放項目,可提請相應能源局監管機構審核,監管機構根據審核情況出具監管意見。這意味著,管網公司仍是管網的優先使用者,接下來是煤層氣、頁巖氣等國傢規定的優先類用戶,最後是新增的申請、簽訂合同用戶。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透露,以往沒有規定,就算三大巨頭間,在油氣消費高峰期也經常互不買賬,有個監管辦法,情況會有所改善,但從目前透露的消息看,有區別的準入實行起來比較難。他還分析,尤其現在天然氣價格並沒有完全反映需求,上下遊企業都屬於一傢公司,內部的事情監管起來並不容易。更重要的是,監管辦法中提到的“有剩餘能力的情況下,應與第三方市場主體平等協商開放相關事宜”,是否有剩餘能力也不好界定。“國內管網佈局尚不完善,在油荒、氣荒尚在的情況下,(利益集團)找無剩餘能力的借口太容易。”另一位石油央企專傢則認為。無處罰權利如何監管業內普遍認為,改革將實質性利好油氣產業鏈,將在油氣市場引入競爭,改善現有相對壟斷的供給體制和供給效率,將為資源開發及服務企業帶來增量市場。但是,政策的落實難和政策的搖擺不定讓民間投資逐漸失去信心,面對新政策隻能觀風,不敢行動。“《意見稿》可以充分發揮現有油氣管道在連接油氣生產商和油氣用戶的紐帶橋梁作用,從而促進油氣特別是天然氣行業的上遊繁榮、下遊推廣。解決中小上遊企業沒有機會、能力建設管道,所生產的天然氣無法進入管道的難題。但是,現在沒有更詳細的細則,就怕像原來那樣,出臺過好幾次政策,剛開始,都特別高興,以為可以進去瞭,但是,由於沒有更細致的條件和準則,很多都是看著美好,但吃不下去的蛋糕,白高興一場。”浙江浙南投縣負債整合銀行能天然氣運行有限公司員工張某告訴記者。值得關註的是,《意見稿》中並沒有提及市場監管司及國傢能源局可能享有的處罰權力,監管如何實施可以說根本不明確。“輸氣企業完全可以剩餘管輸能力是為輸氣、儲氣預留能力預防氣荒做理由,阻攔所有潛在競爭對手的進入。”上述天然氣企業員工說。因此,他強調必須要看到《意見稿》後面的實施細則,才會考慮為企業制定新的運營策略,否則隻按原有方式運作信貸房貸試算信貸房屋買賣怎麼貸款比較會過件。中國石油(601857,股吧)大學陳守海副教授建議,可以加強頂層設計,充實監管機構人員的權力,同時配合實現管網中立,實現油氣運輸和銷售環節嚴格分離,避免公司內部關聯交易。民資準入9年仍無大突破從2005年至今長達9年的時間裡,中國有關石油工業的改革就從未停止。希望民資真正進入能源領域,也是近年來國內學界的呼籲和期待。所持的理由有二:一是民間資本效率高於國有資本;二是政府不應與民爭利。固然,在能源等資源壟斷性領域引入民間資本有利於產權的多元化,有利於相互競爭和監督,有利於民營企業的壯大和宏觀經濟的增長。但事實上,引入民資後並不會自然地產生期待中的“好結果”。2005年2月,國務院曾發佈瞭《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幹意見》,這份被稱為“非公經濟36條”的文件首次明確提出“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壟斷行業和領域,在電力、電信、鐵路、民航、石油行業和領域,加快進行改革,引入市場競爭機制”。2012年6月,國傢能源局下發《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擴大能源領域投資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凡列入國傢能源規劃的項目,除法律法規明確禁止的以外,均向民間資本開放。而在6月18日,國土資源部也出臺細則,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勘查開發頁巖氣、煤層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雖然近些年陸續有鼓勵民資投資的政策,但隻是大概明確瞭市場轉入的一些具體行業和領域,關鍵問題總出現在重申政策能否破除落實難,政策的‘玻璃門’能不能被打破?如果不消除這些憂慮,擴大民間投資范圍隻是‘一廂情願’之舉。”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學者如是說。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3-11-19/159801364.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landma8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